10月20日星期一中午,盛泽实验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训练营暨王丽平班主任工作室活动在本部图书馆继续开展第二次培训活动。本次培训聚焦真实沟通案例,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现场反思等形式,帮助班主任教师掌握沟通技巧,提升家校共育能力。
培训伊始,第四小组的教师首先模拟演绎了家校沟通的真实场景:三年级学生小A在校与同学发生冲突,班主任邀请家长到校沟通。情景中,小A爸妈情绪较为激动,强调孩子“胆子小”“一般不打架”等,并对老师提出的一些建议不太认同、有抵触情绪,家长表现出委屈、不满等情绪,家校沟通陷入紧张。
情景演绎结束后,各小组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思维碰撞,各组分别派代表发言。大家觉得在情景演绎中,教师的态度尊重,注重营造轻松的沟通氛围,关注学生家庭背景与心理状态等做得都很好。同时,在家校沟通中,教师略显急躁,输出较多,未能充分引导家长共同关注孩子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能力的长期发展;沟通初期若直接一味指出问题,容易引发家长防御心理;也有教师建议,应注意语言柔和;对于一些“视频证据”要妥善保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斟酌、考虑是否需要出示给家长看,要避免激化矛盾……
王老师在总结中强调,与家长沟通前应明确基调,“不是来指责孩子,而是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她指出,沟通中55%的肢体语言、38%的语音语调,远比7%的谈话内容更影响沟通效果。教师应以共情为起点,先关心孩子情况,再逐步引导家长意识到孩子在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困难,最终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王老师还提醒,在涉及学生行为记录(如视频),应注意斟酌慎重使用,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活动最后,全体参训教师现场撰写了反思心得,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情景演练与深度研讨,对“家校沟通”中如何把握节奏、控制情绪、建立信任有了更深的体会,也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