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学校教学工作将紧扣“童年精神”这一核心旨归,以“伙伴课堂”深化为突破口,以“拇指课程”提质为载体,激活儿童自组织学习,聚焦教师精神成长与专业赋能,构建“有意思、有意义、有成长”的教学生态,让每一个儿童在真实的学习现场自由生长。
一、 深耕课程建设:升级“拇指课程”,激发个性潜能
进一步优化拇指课程,从内容角度整合零散的拇指课程,建构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厘清同一课程不同年段的具体要求,建构课程内部序列的阶梯关系;挖掘课程与儿童之间的关联,实现课程与儿童生命经验的深度联结。
1. 创生系列化核心课程群:筑基兴趣,螺旋发展。以兴趣、经验、想象与探究为原力,创生“拇指课程”核心群,每个课程群包含低中高三级子课程,构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本学期,十大核心课程群从建构、实施、评价进行整体设计,每个课程群做好三个“一”,即一份课程纲要:十大课程在期初完成课程纲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期末每门拇指课程群上交一份课程纲要;一次课堂研讨:每月开展一次集中的听评课活动,重点解决拇指课程如何在课堂上高效实施的问题;一次课程展示:每学期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并以此作为拇指课程终期考核。
2. 优化常态化拇指课程:规范运行,提质增效。对于暂时未被纳入核心课程群的拇指课程,从时间、内容、评价上进一步进行优化,提质增效,以高品质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一是统一时段,第一时段为13:15-14:15,第二时段14:30-15:30,其中低年级每个时段后15分钟为室内操,中高年级周三大课间时间调整到15:45-16:15。二是丰富课程内容,将语数英学科拓展、竞赛比赛项目纳入拇指课程,保证有效训练时间;三是强化过程评价,在每学期一次终期展评的基础上,对于每门拇指课程的评价侧重于实施过程的效度,注意留存、收集上课过程中的音视频、作业、感受等,期末每门以PPT的形式进行实践过程汇报。
二、变革课堂生态:深化“伙伴课堂”,涵育共生关系
本学期各学科校本教研聚焦“课堂教学”这一课程实施与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环节,以“伙伴课堂”为抓手,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递”转向“关系共生”,让师生、生生在互动中激活自主学习,实现深度学习,涵养纯真、探索的童年精神。
1. 实验先行:聚焦“伙伴课堂”核心维度。每个学科安排一定教师进行实践研究,聚焦“情感联结、小组合作、思维对话”三大核心维度,试点推进“伙伴课堂”。依托《伙伴课堂指南》为支架,边实践边修订边积累经验。具体做好三件事:建好一个实践小组:语数英以备课组为单位,技能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3人左右的实践小组,进行常态化课堂实践与课堂观察。用好一张观察量表:从“情感联结、小组合作、思维对话”三个维度设计观察量表,每次研讨专人专项定点观察,课后围绕观察实际进行讨论。办好一场展示汇报:期末开展一场“伙伴课堂”专题展示汇报活动。
附:
| 实践学科 | 实践教师 | 
| 语文 | 范建健、马丽琴、沈霞、于成琛、祝秋晴、毛怡婷、翟苹、吴妍铭 | 
| 数学 | 朱秋虹、徐芳、吴新芳、沈 鑫、夏 悦、王雨婷、王佳雯 | 
| 英语 | 吴婷婷、宋洁、俞诗晴、王雨薇、李晓琳、胡晨媛 | 
| 音乐 | 肖 贝 | 
| 体育 | 石 宇 | 
| 美术 | 袁春磊 | 
| 科学 | 戴 瑾 | 
| 信息 | 陶 芬 | 
说明:以上仅是根据年段、骨干选拔部分实践老师,欢迎更多老师积极报名。
2. 撬动常态:强化学科实践,研磨示范课例。本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学科实践”,依托“一课三磨”进行专题研讨,改变“一讲到底”“知识传递”等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样态。集中教研组骨干力量,从整个学科教学角度,磨出样例、示范推广,语数英学科按学段一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研讨,至少形成两个典型课例;技能学科一学期至少开展1次研讨,至少形成1个典型课例,并通过骨干教师展示课的形式进行示范。
三、搭建成长舞台:统整主题活动,涵养童年精神
学生能力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意识和能力。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就是给予学生主动实践的原动力,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实现综合运用。
1.重点实践:年度“‘涵育童年精神’十大行动”精选
本学期教学条线重点践行“童绘·同绘”活动:与美术组学科品牌活动整合,用“画”记录童年时光,开展“童绘·同绘”绘画创作、童画展活动;四年级“游戏嘉年华”活动:与体育节整合,开展“童年玩具我来做”“玩好童年游戏”“游戏大挑战”等系列活动;五年级“未来发明家”活动:与区、集团的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整合,开展“金点子”“小发明”“发明家小报告”等活动。
| 名称 | 年段 | 目标 | 形式 | 条线 | 
| 童绘·同绘 | 三年级 | 通过绘画表达童年的美好与梦幻,感受艺术的纯净与自由;提升艺术素养与独立思考能力。 | 学生以“童绘·同绘”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举办童画展览,展示童年的奇思妙想。 | 教学 级部 | 
| 游戏嘉年华 | 四年级 | 通过游戏回归纯真的玩乐世界;锻炼身体素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举办“游戏嘉年华”。 | 教学 级部 | 
| 未来发明家 | 五年级 | 通过小发明、金点子鼓励学生大胆梦想,培养实践能力与探索勇气;提升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 学生利用简单材料设计并制作小发明,在“未来发明家”展览中展示作品。 | 教学 级部 | 
2. 融合共生:学科品牌活动与主题节深度融合
按照学年规划学科品牌活动,分两个学期实践,进一步与主题节活动整合。活动开展的基础是面向全体学生,即要能让所有孩子都参与;打造长线浸润性活动,统整后活动时长将持续一个学期,融入到日常学习过程之中;评价要能看得见成果,即活动过程之中或之后,要有成果能留下来。
(1)语文学科品牌活动与阅读节统整。以“‘悦’读越童年”为主线,将“汉字书写大赛”“现场作文赛”“同书论道”“诗词大会”等分散有序地安排到整个学期,促进课内课外的融通、阅读与表达的共生,助力学科素养的拔节提升。
(2)体育学科品牌活动与体育节统整。依托“校园吉尼斯挑战”,将挑战内容转化为体育节主题活动的内容,即在体育节活动中常态化训练挑战的项目,提高身体素养,提升竞技水平,夯实吉尼斯挑战的日常基础。吉尼斯挑战日既是体育节活动的高潮,也是体育节的活动成果。
四、链接真实世界:推进项目学习,拓展成长通道
打破学科边界,以真实问题驱动学习,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在实践探索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开辟学生成长的第二通道。
1. 级部统筹项目。以级部为单位,根据学段特点、学科教学内容、日常实际,以真实问题为核心统筹设计、实践一个跨学科主题。级部跨学科项目学习须做到:项目探究时长不少于4周;项目内容中有一部分可以涵盖各班级、面向级部全体学生的探究内容,尽量覆盖多门学科;项目要有留得下、看得见的实践性成果。
2. 教师自主项目。教师可根据自身兴趣特长等自主申报跨学科项目,自主申报的教师可以自建团队,也可以由教务处协助筹建;可根据需要遴选适合的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可与教师个人的拇指课程等整合);程时长不少4周。实践成果可作为教师个人成果颁发证书并纳入绩效考核。
五、赋能专业成长:培育教育者,与童年精神同行
1.精准教研:问题导向的小团体微研训。每个教师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只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才能切中要害。本学期从学科理论阅读、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解命题等维度,开展小团体微研训,逐点突破。(1)问题征集分类:期初面向广大教师征集真实教学问题,汇总归类;(2)组建微团队:同类需求的教师组成研究小团体;(3)骨干领衔:聘请校内外骨干教师担任导师,颁发聘书;(4)定期活动:学校在人员和时空上给予保障与支持;(4)成果激励:教研成果纳入绩效考核。
2.成果激励:设立教学创新成果奖。学生的需要被看见,教师的成长也需要别看见。本学期开始,拟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师个人(或团队)教学创新成果奖评选,评选内容涵盖“拇指课程”“伙伴课堂”“跨学科学习”“小团体微教研”等各个内容。获评成果奖,将颁发证书并纳入绩效考核、骨干晋升。
本学期,我们将始终站在“教育的现场”,以童年精神为灯,让课堂成为生命对话的场域,让课程生长于儿童的经验,让每个孩子都能“创造着长大”,让每个教育者都能与童年同行。
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2025年8月
附;重点工作进度及负责人
八大核心拇指课程与“伙伴课堂”每月集中研讨安排(一天)
| 月份 | 研讨内容 | 参加人员 | 
| 9月 | “伙伴课堂”:数学、音乐 核心拇指课程:数学超级桌游 | 负责行政 核心参与教师 | 
| 10月 | “伙伴课堂”:语文、美术 核心拇指课程:童年里的诗篇、童印时光 | |
| 11月 | “伙伴课堂”:英语、科学 核心拇指课程:童眼看世界、洞见微观 | |
| 12月 | “伙伴课堂”:体育、信息 核心拇指课程:酷玩体育秀、AI超级玩家 | 
具体日期待确定
教学条线重点工作行事历
| 项目名称 | 要求及成效 | 负责人 | 时间节点 | 
| “拇指课程” 常态实施 | 课程准备工作:包括上课教师、上课地点、课程名称、学生选课。 | 统筹:吴婷婷; 具体安排:级部教学主任 | 课程安排8月28日 选课:9月5日 上课:9月10日 | 
| 日常巡视反馈。要求:周周反馈;表扬要具体,说清楚哪方面做得好;不好的要提醒。 | 常态 | ||
| 课程展评:根据不同类别分层、分类、分时进行。 | 倒数第三周 | ||
| “涵育童年精神”十大行动 | “童·画”展:不仅仅是画一幅画,要有主题,要有系列活动。 | 王雨婷 | 方案:9月19日 画展:11月28日前 | 
| 游戏嘉年华:系列活动,包括游戏道具制作、规则指定、设计游戏日等 | 王崟 (徐芳协助,统整体育节) | 方案:9月19日 活动:12月31日前 | |
| 未来发明家:包括金点子、小发明、研究报告等,制定评选方案、小发明发布会等 | 徐芳 | 方案:9月19日 展示:11月14日前 | |
| 学科品牌活动与主题节活动 | 语文品牌活动及阅读节 要求:持续整个学期,将写字、作文、朗读等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渗透进活动中。 成果:整体活动做一期微推,优秀学生作品留存 | 沈霞 | 方案:9月8日前 开幕:9月15日 闭幕:12月31日前 | 
| 体育品牌活动及体育节 要求:将游戏嘉年华、校园吉尼斯统筹考虑,活动既要有拔尖的竞技、挑战,更要有常态的、日常的锻炼。 成果:整体活动做一期微推 | 徐芳 | 方案:9月8日前 开幕:11月3日 闭幕:1月16日前 | |
| 跨学科项目学习 | 级部跨学科项目学习:时长不少于四周,尽量覆盖更多学生、班级、学科。不能指定班级或部分学生完成。 成果:整体活动做一期微推 | 级部教学主任 | 方案:9月30日定 实施:自主安排 | 
| 个人申报跨学科项目学习 | 统筹:吴婷婷 | 截止:9月19日 | |
| 小团体微教研 | 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掌握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按照学科、问题类别进行归类汇总,组建的微教研小团体,拟定领衔人。 | 问卷制定、发布:吴婷婷; 分管学科主任汇总 | 发布:9月12日 确定团队成员及领衔人:9月19日 | 
| 日常教研:领衔人根据实际安排时间和内容,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留存,如音视频、撰写的分享心得、教学设计等。 | 领衔人 | 每月至少一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