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生命最本真的精神原乡,是自由探索、积极生长的蓬勃力量。盛泽实验小学以“童年精神”为指引,尊重儿童的主体、游戏与创造精神。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以“伙伴德育”为核心,通过“好习惯挑战”“阳光志愿站”“童年议事会”培养自律、责任与民主意识;在“梦乐小镇”体验劳动喜悦,在“红领巾行走课堂”厚植家国情怀。让德育扎根生活,使学生在伙伴同行中,既成长为懂规矩、有担当的“小大人”,也永葆眼里的光与心中的热。
一、 点亮习惯之光,赋能自主成长
聚焦学生个体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实践参与和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分层引导、多元体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实现自我成长。
1. 好习惯30天挑战
持续做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用好自制环保袋。继续以“好习惯挑战”为抓手,以“内化校园文明礼仪,养成自觉践行文明行为的习惯”为目标做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以伙伴互助的形式,按年级细化挑战清单,低年级侧重“整理书包、主动问好”,中年级侧重“做好值日、轻声慢步”,高年级侧重“志愿服务、公共秩序维护”,记录文明瞬间,每月评选“文明小先锋”“阳光班级”,通过校园广播分享优秀案例,期末延伸开展“我(我们)的文明故事”分享会,把习惯养成转化为成长感悟。
2. “阳光儿童”志愿站
以“在真实岗位中培养责任感、服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做好岗位的设置与选拔、培训与管理、评价与表彰,让学生在服务中提升自我管理与协作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新增“跨班级协作岗”,如场室管理员、校园活动宣传员,以鼓励学生跨群体合作。在岗位手册中增加“履职日志”板块供学生记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每月评选“优秀岗员”,学校橱窗宣传履职事迹;期末举办“岗位成果展”,展示履职过程中的创意做法。
3. 三级童年议事会
以“让学生成为校园管理的参与者,培养民主意识和表达能力”为目标,继续推进三级童年议事会特色活动。在校级议事厅增设“提案落实追踪员”,由学生跟进提案进度并在集会时汇报;在少先队队室开辟“议事成果墙”,展示已落地的学生建议及实施效果(照片、数据说明);邀请家长代表参与高年级议事会,倾听学生对家校活动的想法。
二、沉浸主题之旅,厚植家国情怀
通过系列化、沉浸式主题活动,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养。
1.“活泼泼”校园文化日
有序开展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普法教育等各类常规性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手工制作回归童年天真,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创意与想象,培育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与AI对话“为未来的畅想”激发毕业班学生的理想与责任感,在职业探索与自我规划中培养目标感与责任感。开学典礼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挑战自我行为素养为目的,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整个学期。优化“没大没小”一年级亲子入学日活动,找寻最原始的情感因素,寻找童年的共性,消融时间与年代的隔阂,重建两代人的“共同童年”。老师、家长和孩子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一同感受童年的快乐,收获成长的力量。优化“淘淘时光”伙伴兑换细则与组织,在活动中发展自主管理能力和良好品行。
2.“勤恳恳”光荣劳动者
日常劳动教育:与班级劳动教育融合,将劳动教育与班级卫生工作紧密结合;将劳动教育与值日生工作相结合,明确值日生职责;与期末“劳动奖”评比相结合,表彰在劳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
特色劳动教育:与梦乐小镇活动融合,每月开展“童灶飘香之野火饭”活动,让学生参与食材准备、生火做饭等环节,学习生活劳动技能;结合周三“拇指课程”做好“梦乐小镇”劳动教育课程,认领责任田,播种种植、除草捉虫、趣味采摘、养护萌宠……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耕植文化探秘校园劳动实践,感受劳动带来的喜悦;带领学生参与元气小站设计及装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期末在梦乐小镇开展劳动游园会,设置系列劳动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劳动技能,增强劳动兴趣。
    3.“亮闪闪”大思政课行动 
“童年会客厅”:期初设定主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会客对应的榜样人物,如学校食堂厨师、盛泽医院医护人员、本地企业家,与厨师爷爷一起做菜、与医护人员一起动手包扎,让更多学生能参与到会客厅活动中来,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国防教育周:充分发挥国防教育馆的功能,开设国防知识竞赛、真人CS体验、争当国防馆小讲解员等活动。开展“家庭国防小任务”活动,鼓励亲子共同观看国防纪录片、绘制“我心中的军人”漫画,优秀作品在校园展厅展出或微信推送进行宣传;联合盛泽武装部,开展“军事技能小课堂”(如叠军被、队列训练),培养纪律意识。
“红领巾行走课堂”:分年级设计路线:低年级走进社区服务中心,观察社区工作;中年级参观盛泽非遗工坊,感受传统文化;高年级走访新农村,对比老照片看变化。提前发放“研学任务单”,要求年级学生低中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3个令人感动的细节,高年级学生开展“我为家乡代言”为家乡设计1条宣传语等活动。
三、 携手成长同盟,滋养生命沃土
致力于凝聚教师、家长、社区力量,形成育人合力,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成长支持环境。
1. 全员导师暖心行动
进一步推进“全员导师暖心行动”,“面”上实现人人有导师;进一步落实“三级导师跟进”,即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级部主任和德育主任、书记和校长协同配合,“点”上实现重点学生双导师。
继续推进“最儿童的生活”记百个儿童成长故事德育活动,开展育人故事征集比赛,解读儿童行为与心理,促进教师从认知到内化的职业神圣感养成。每月选取2-3个体验故事在教师会上交流,提炼育人经验。
2.班主任赋能计划
开展“班级管理教育工坊”,采用“问题众筹”模式,提前收集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以“儿童视角浸润体验”为指向,每月组织一次情景模拟和实操培训,构建“骨干引领+情景模拟/实操驱动+持续反馈支持”的成长生态,让年轻班主任在真实任务的模拟演练中获得身边“实战专家”的直接指导与经验传承。建立班主任成长档案,做好“家校沟通案例库”,记录成功的沟通经验、待改进的问题及反思,定期组织复盘会,期末组织成长汇报。同时,以校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为抓手,做好骨干班主任梯队建设。
3. 校家社共育“润心”工程
继续抓好家庭教育、心理健康两支德育队伍,做好做实“智慧家课堂”“心星湾”特色品牌,开展好各年级家长会、家访、父母沙龙、家长督导、心理游园、师生团辅等相关工作, 在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师生交往、文明礼仪等方面继续加强教育;积极创建星级心理辅导室,增设“心理打卡点”,提升心理辅导室的辅导功能;做好学校医务室品牌,落实好每班心理委员和安全委员职责,扎实推进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卫生教育、疾控知识宣传及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联合社区、公安、关工委、妇联、团委等部门,通过主题系列活动的方式多途径提高宣传力度,加大对校园欺凌的检查和打击,维护学生身心安全。
当“好习惯挑战”有伙伴互助、“童年议事会”有思想碰撞、“劳动游园会”充满协作欢笑,“童年精神”便鲜活呈现;当导师笔记里藏着懂得、家长参与议事、社区留下红领巾足迹,“伙伴德育”即成滋养沃土。我们相信:唯有以伙伴关系赋能成长、以文化浸润滋养生态,方能实现“让每颗童心在信任与协作中蓬勃生长”的使命。
附:重点工作序时进度表
| 维度 | 活动名称 | 负责人 | 推进要求 | 预期成效 | 完成形式 | 完成时间 | 
| 行为习惯 | 文明言行 | 高丽红 | 每月有相关跟进措施 | 1. 学习“一日常规”,掌握文明言行的标准与规范,营造校园文明氛围; 6.结合国旗下讲话,开展“身边的文明故事”活动,鼓励学生讲校园内的文明榜样故事。 | 班级常规记录本; | 每月底 | 
| 岗位实践、志愿站 | 王瑜兰 | 每月有关相培训、反馈及表彰 | 1. 班级岗位:人人有岗,伙伴互助,各班每周四晨会反馈表彰,增强学生责任担当; 2. 年级岗位: 明确职责,定期轮岗,级部每月培训反馈表彰, 助力学生掌握岗位技能; 3. 校级岗位: 自主管理,伙伴协作,德育处每月评选“优秀岗员”,学校橱窗宣传履职事迹。 | 微信推送; 优秀岗位员名单公示。 | 1月底 | |
| 童年议事会 | 夏悦 | 落地的议事成果要有反馈 | 1.班级议事组议题与每月好习惯挑战相结合,班内共同讨论班内同学在这一打卡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改进措施与监督方式; | 班级议事组每月上传班级成长档案袋; | 每月15日前 | |
| 伙伴兑换、失物招领 | 夏悦 | 注重日常管理 | 1.伙伴兑换丰富物品的同时,细化兑换规则和小屋管理,由大队委队伍管理的同时与各项活动相结合进行(如一日店长、一日店员等); | 每日开放,轮换店长和管理员 | 每日开放 | |
| 主题活动 | 劳动教育 | 王瑜兰 | 形式活泼、多样 | 1. 日常劳动教育:与班级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明确卫生要求,期末开展“劳动小能手”评比表彰; 3.劳动游园会:期末在梦乐小镇开展劳动游园会,设置一系列劳动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劳动技能,增强劳动兴趣。 | 微信推送 | 12月底 | 
| 童年会客厅 | 夏悦 | 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 9月:拟邀学校厨师,与食堂爷爷一起做饭;’ | 微信推送 | 12月底 | |
| 国防教育 | 夏悦 | 国防教育周主题活动 | 1.每月兑换真人CS体验; | 微信推送 | 9月底 | |
| 红领巾行走课堂 | 夏悦 | 可结合少先队活动进行 | 9月:低年级走进社区服务中心,观察社区工作; | 微信推送 | 12月底 | |
| 德善品格 | 戴宏飞 | 结合级部跨学科项目开展 | 学生能在跨学科学习中理解德善品格内涵,提升德善品格的践行意识与行动力。由级部统筹,结合学科教学内容,选取一个品格设计三个主题活动 | 新闻报道 | 12月底前 | |
| 校园文化日 | 各负责主任 | 入学仪式、开学典礼 | 开学典礼: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开学伊始就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为后续科学类课程学习和校园科技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维与探索精神。 入学仪式:老师、家长与孩子在平等互动中加深相互理解与尊重,不仅一同沉浸在纯粹的童年快乐里,更让孩子在亲情与陪伴中收获了成长的力量,为开启小学时光奠定温暖而坚实的情感基础。 | 微信推送 | 8月31日 | |
| 成长同盟 |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 | 陈婷 |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推进 | 发挥学校医务室功能,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及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韧性,提升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能力,预防心理问题发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助力学生以良好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1.扎实落实学生心理健康课;2.心理班会定期开展;3.父母沙龙定期开展;4.主题月活动开展。 | 新闻报道、微信推送 | 12月底 | 
| 家校联系(包括全员导师制) | 陈婷 | 优化活动形式 | 加强校家社沟通,形成教育合力。1.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2.线上线下家访活动;3.定期开展亲子课程;4.持续开展全员导师沟通活动。 | 新闻报道、微信推送 | 12月底 | |
| 班主任队伍建设 | 戴宏飞 | 按时按要求落实 | 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形式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1.全员班主任进行2次心理健康专题培训;.骨干班主任每月一次专项培训; 3.5年内班主任班辅导每月参加四大核心项目培训:班级管理实操站、家校沟通训练营、微主题工作坊、案例诊疗室。 | 每项目每月一次;活动照片、新闻报道 | 每月底 | |
| 关工委工作 | 潘晨 | 充分挖掘“五老”资源,活动有成效 | 1.充分发挥关工委“五老”队伍作用,吸纳更多老教师参与学校活动;争创关工委工作优秀集体; 2.加强与社区、家长代表沟通,更好地推进校家社紧密合作,引入社区资源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3.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宣传动员,组好各项征文及主题征稿活动。 | 活动照片、新闻报道 | 12月底 | |
| 融合教育 | 潘晨 | 争创融合教育示范校 | 1.为创建区融合教育示范校做准备:成立融合教育工作小组、融合教育教研组等;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融合教育培训课程,提升教师对特需学生教育的专业能力;3.与各班班主任密切配合,仔细筛选特需学生,并征求家长意见。对于愿意进入学校融合教育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联合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等专业人员,共同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4.对于特需学生,与班级任课老师紧密联系,做好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材料的积累。 | 材料积累 | 12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