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段一课三磨活动(一)
日期:2025-10-16 14:47:46 浏览量:0
伙伴课堂绽光彩 有序列举探真知
10月10日,盛泽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首次课堂研讨活动,徐老师以“列举”策略为核心,引导学生在伙伴学习中探究数学规律。
课堂伊始,徐老师创设“王大叔用22根1米长木条围长方形花圃”的情境,抛出问题:“怎样围面积最大?”各小组迅速进入“头脑风暴”:有的独立演算,有的交流思路。第一小组小明提出:“周长22米,长+宽=11米,得列举所有可能。”小红补充:“要按顺序列,才不会漏。”在对话中,学生自主明确“有序列举”的解题方向,展现主动探究意识。
明确方向后,各小组分工合作:或列表记录长、宽、面积,或画图直观呈现,或用算式推导。第二小组初期出现重复列举,小丽及时提醒:“长8宽3和长3宽8是同一种围法!”小组随即调整策略,从长10米、宽1米开始,依次递减长、递增宽,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展示环节,一组代表分享列表成果后,小宇举手补充:“我们发现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比如长6米、宽5米时,面积30平方米最大。”全班对照数据验证,对“有序列举”策略和“周长一定时面积变化规律”的理解更深刻。
课堂尾声,徐老师给出变式题:“用24根木条围长方形,怎样面积最大?”学生迅速运用所学:先算长+宽=12米,再有序列举。第三小组代表发言:“当长和宽都是6米(正方形)时,面积36平方米最大!”这一发现让规律认知升华,学生成功将合作中培养的倾听、修正、交流能力迁移到新问题,实现“学策略、用策略”的目标。
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从情境探究到合作列举,再到变式运用,伙伴互动贯穿始终。学生在倾听中完善思路,在碰撞中深化理解,不仅掌握了“有序列举”策略,更培养了合作意识与迁移能力,为数学学习注入持久动力。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盛泽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段一课三磨活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