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能力进阶与教学质量提升,9月18日盛泽实验小学美术教研组以特色教研模式“一课三磨”为核心载体,围绕王学丹老师主讲的探秘型课程《博纳尔的色彩花园——复色的画》,组织开展了一场聚焦教学细节、深挖育人价值的深度教研活动。活动特别邀请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教研员王展鹏老师、姚伟老师莅临现场,从专业视角为课堂教学诊断把脉,提出优化方向。
在本次磨课活动启动前,美术组全体教师已围绕“如何突破复色概念抽象性难点,让三年级学生深度理解复色特质,并有效感知博纳尔画作中的色彩美学”这一核心教学目标,开展了多轮集体研讨。王学丹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多轮迭代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创新采用“奥赛博物馆馆长虚拟邀请函”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新知讲授环节,聚焦博纳尔经典作品《花卉静物》,通过拆解画面色彩层次、分析色彩搭配逻辑,让复色的“柔和感”与“丰富性”具象化;实践创作环节,设计“打造专属复色小花园”的任务,为学生提供多元创作材料与清晰操作指引。每个教学环节均严格遵循“初步设计—课堂试教—问题复盘—细节调整”的闭环流程,力求将抽象的色彩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感知、能操作的教学内容。
正式授课时,王学丹老师以沉浸式讲解搭建起通往博纳尔色彩世界的桥梁。课堂上,她通过对比纯色与复色作品的视觉差异,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复色“柔和不刺眼、层次更丰富”的核心特征;在实践指导中,她走到学生身边,手把手示范复色调配方法,鼓励学生尝试用水彩、彩铅等不同材料表现复色效果。整堂课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发挥创意,将对复色的理解融入作品创作,不久后,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复色花园画作陆续呈现,既有对博纳尔色彩风格的借鉴,又有个人创意的表达,充分印证了本节课的教学实效。
课后评课环节,王展鹏教研员对本次“一课三磨”活动的开展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本节课以“探秘”为主线串联教学全程,既实现了复色知识的有效传递,又注重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定位精准。同时,他针对课堂细节提出优化建议:一是教学语言需进一步精简,避免冗余表述,结合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做到“浅入深出、简明易懂”;二是探究活动需明确任务指向与评价标准,让学生更清晰地知道“探究什么”“如何探究”,提升课堂效率。姚伟老师则从教学情境与审美体验融合的角度提出建议,他表示,可在作品欣赏环节增加博纳尔创作过程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画家的色彩运用思路;同时,可在教室布置中融入“色彩花园”元素,如用小展台展示博纳尔画作高清图片、摆放真实鲜花,通过环境氛围感染,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复色与“花园”主题的关联,深化对色彩美学的感知。
此次“一课三磨”教研活动,不仅让王学丹老师在教学设计、课堂驾驭、学情把握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更让美术组全体教师在集体研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的教学启发,为教研组搭建了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专业平台。未来,盛泽实验小学美术组将继续以“一课三磨”为重要教研抓手,持续聚焦课堂教学细节,深入探索美育育人路径,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致力于为学生打造更具趣味性、启发性与艺术性的美育课堂,助力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成长。
![]()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深耕课堂促成长,“一课三磨”绽芳华——盛泽实验小学美术组开展《博纳尔的色彩花园—...